- 文章来源:信息时报升学宝(公众号)
6月1日,广州中考即将开始填报志愿。由于中考是先填志愿后考试,填报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今年广州中考仍采用梯度控制线上志愿优先投档方式统一投档录取(即多梯度投档录取)。高分段考生、中低分段考生填报策略各不相同,我们以多个案例来说明不同分数段、不同生源类型应如何填报志愿。
投档规则
2022年中考投档录取规则是采用梯度控制线上志愿优先投档方式,以降序排列在报考总人数12%位置(去尾取整)的考生成绩作为普通高中第一梯度投档控制线;以40分为间隔依次设定普通高中第二梯度投档控制线、普通高中第三梯度投档控制线……普通高中录取最低控制线。
说明:
①以下案例的录取分数、末位考生志愿序号及末位考生分数及梯度控制分数线,均为2021年的中考录取结束后公布的数据,仅作为志愿填写的举例说明。
②为方便家长和考生理解不同分数段的志愿填报情况,案例1-案例4为着重介绍第一到第三批次的填报;案例5至案例7着重介绍第二到第四批次的填报。
案例1 稳上第一梯度线的户籍生
假设考生学籍在老三区,户籍在从化区,按学籍升学,中考预估分数710分,不考虑民办学校。
案例分析
第一批次:第一批每类可填报1个学校志愿,既能报自主招生,又能报广州外国语学校外语类,对于有意愿报考广州外国语学校的考生而言,增加高分段考生被录取几率。
第二批次:考生预估成绩能在第三批次被省市属学校录取机会较大,故在第二批次应只考虑本校获得的省市属热门学校的指标,避免“高分低录”,同时也增加录取机会。
1.第一志愿填报华附,只要考生成绩在学校排名够靠前,有机会被录取。
2.第二志愿填报二中,由于他的分数在第一梯度投档控制线(690分)以上,优先投档,考生有机会在第二志愿被二中录取。
第三批次:
1.如果考生正常发挥的话,有可能被二中录取。
2.第二志愿铁一(越秀)按照去年的录取分数是有录取到第二志愿填报的考生,且末位考生录取分数低于第一志愿学校,只要考生高于702分,有机会被录取。
3.若未被铁一(越秀)录取(即分数低于702分),由于真光中学(校本部)录取分数低于第一梯度控制线线690分,只要考生成绩高于690分,就有机会被真光中学(校本部)录取。
4.同理,由于设置了多条梯度投档线,考生成绩大于第二梯度控制线线(650分),即可被育才中学录取。
5.假设考生发挥失常,仅达到第三梯度控制线(610分),则可以被第五志愿的广州四中录取。
案例2 第一梯度线附近的户籍生
假设考生学籍南沙区,户籍番禺区,选择跨区升学,中考预估分数690,不考虑民办学校。
第二批次:
1.考生虽选择跨区升学,但第二批次名额分配是随学籍,因此名额分配志愿只能填省市属学校或者南沙区属学校。故此处因留意报考学校的分数,避免“高分低录”。
2.由于预估成绩在第一梯度线控制线附近,第二批次同样实行多梯度投档,可结合初中学校获得的名额情况,以及第三批第一志愿的学校,第一志愿填六中,如果在校内排名靠前,有可能被录取,第二志愿和第三批次的第一志愿均填报铁一(番禺),增加录取机会。
第三批次:
1.铁一(番禺)学校去年的录取分数,与考生预估分数较为接近,正常发挥的情况下,考生有机会被录取。
2.第二志愿仲元中学录取分数低于第一梯度控制线,考生若第一志愿学校未被录取,但只要超过690分,即有机会被仲元中学录取。
3.同理,第三志愿象贤中学录取分数低于第二梯度控制线,考生成绩只要超过650分,即有机会被象贤中学录取。
4.第四志愿禺山高级中学最低录取分数为610分,末位考生志愿序号为5,若放在第四志愿,考生只需要超过610分,即有机会被禺山中学录取。
5.若考生发挥失常,只达到第四梯度控制线(570分),由于梯度投档的原则,仍有机会被大龙中学录取。
案例3 稳过第二梯度线的非户籍生
【特别提醒】符合“两个有”的非户籍生,只能报考省市属学校及本区公办普通高中。(“两个有”是指具有广州市三年初中完整学籍、父母一方或其他监护人持有在广州市办理且在有效期内的《广东省居住证》的非本市户籍初中毕业生)
第三批次:
1.第一志愿大同中学去年最低录取664分,考生分数如果能达到,且第一志愿填报,有机会被录取。
2.第二志愿白云中学的末位考生志愿序号为3,由于考生分数在第二梯度投档线(650分)以上,将其放在第2志愿时仅需考虑录取最低分数,只要考生分数达到650分即有机会被录取。
3.第三志愿庆丰实验学校(原广大附属实验学校)最低录取分数为610分,末位考生志愿序号为3,此时要参考末位考生录取分数648分,若成绩达到648分或以上,即有机会被庆丰实验学校录取;
4.第四志愿华美英语实验学校末位考生志愿序号为5,将其放在第4志愿仅需考虑录取最低分数,故考生成绩只要达到570分,即有机会被华美英语实验学校录取。
案例4 第二梯度附近的户籍生
如果考生对第三批第一志愿113中把握较大,也可不填第三志愿。
第三批次:
1.按照考生预估分数,第一志愿可考虑113中学。
2.第二、第三志愿可考虑选择外区学校。黄埔区的科学城中学、荔湾区的西关外国语学校,这两所学校的末位考生志愿序号和末位考生分数都与前一志愿形成一定的区间梯度,只要学生分数达到626分、616分,即有机会分别被科学城中学、西关外国语学校录取。
3.若考生未被前三志愿学校录取,只要分数大于第三梯度控制线(即610分),则可优先投档,即使第四志愿填报,也有机会被75中录取。
4.由于天河区75中是天河区录取分数最低的公办高中,在第四梯度控制线570分附近,需考虑外区学校;空港实验中学末位考生志愿序号为6,放在第5志愿仅需考虑最低分数,考生成绩达到570分即有机会被空港实验中学录取。
5.因为天河区所有公办高中均为示范性高中,第四批次没有普通高中,只有民办和中职可选,考生对优质中职有兴趣的话,也可以考虑三二分段及省级以上重点特色专业补录。
案例5 稳过第三梯度线的户籍生
第二批次的本区示范性高中,玉岩中学、86中的录取最低控制线与考生预估分数较为接近,可在第二批次报考,增加录取机会。
第三批次:
1.第一志愿填报协和中学,与考生预估分数比较接近,如果超常发挥,也可能被录取。
2.第二志愿科学城中学末位考生志愿序号为2,放在第二志愿需考虑末位考生分数,考生成绩达到620分即有机会被科学城中学录取;
3.由于黄埔区区属示范性高中均高于610分,第三志愿起可考虑外区高中。第三志愿广外实验中学录取最低分数为580分,末位考生志愿序号为1,与前面 志愿形成一定梯度,有机会被广外实验中学录取;
4.第四、第五志愿均为外区示范性高中,利用末位考生志愿序号和末位考生分数,超过601分、587分,可分别被新塘中学或番禺区大龙中学录取。
第四批次:
可考虑第四梯度控制线(570分)以下的学校进行保底;由于第四批次同样实行梯度投档原则,考生分数大于569分即有机会被开发区外国语录取;大于556分即可被知识城中学或石化中学录取(末位考生志愿序号为2,放在第2志愿须考虑末位考生分数)。
案例6 第三梯度线附近的非户籍生
1.秀全中学分数与考生预估分数较为接近,可考虑冲击公办示范性高中;
2.第二志愿庆丰实验学校是民办高中,末位考生志愿序号为3,放在第2志愿需考虑录取最低分数,考生成绩大于610分即有机会被录取。
第四批次:
1.第一志愿为明学校录取最低分数为587分,考生分数大于587分即有机会被录取。
2.假设考生成绩达到了第四梯度控制线(570分),则有机会被第二志愿祈福英语实验学校(国内班)录取。
3.假设考生成绩达到了第五梯度控制线(530分),则有机会被英豪学校录取。
4.假设考生成绩达到517分,即有机会被南洋英文学校录取(末位考生志愿序号是4,放在第4志愿需考虑末位考生分数);
5.后续志愿可以填报中职志愿选择优质的学校填报,或者选择补录。需要注意的是,普通高中补录在第四批次中职学校其他(剩余)招生计划录取之前,可以先参加普通高中补录,再进行中职学校志愿的录取。
案例7 普高控制线至第四梯度线之间的户籍生
中考成绩在在第三梯度投档控制线(610分)以下的户籍生,要充分利用名额分配计划带来的红利,尽量填报区属市级示范高中和省一级学校,这些学校的名额分配计划可以适当缓解第三批次中与非户籍生的竞争。因此,该考生第二批次考虑填报名额分配录取控制分数较低的荔城中学,有利于增加普高录取机会。
第三批次:
1.第一志愿可以考虑冲一冲第四梯度控制线(570分)上的增城一中,增城一中末位志愿序号为2,考生成绩达到570分,优先投档,即有机会被增城一中录取;
2.第二志愿荔城中学的末位考生志愿序号是3,放在第2志愿,需考虑录取最低分数,考生成绩达到530分即有机会被荔城中学录取
第四批次:
1.第四批次可考虑录取最低分数在普通高中控制线(515分)上的学校,考生成绩能达到普高录取分数以上,即有机会被中新中学或仙村中学录取;
2.后续志愿可以填报中职志愿,选择优质的中职学校填报,或者选择补录。需要注意的是,普通高中补录在第四批次中职学校其他(剩余)招生计划录取之前,可以先参加普通高中补录,再进行中职学校志愿的录取。
总体填报建议:
以稳妥为主,选定能接受的“保底”学校
准确定位、合理预期、审慎选择、志愿有梯度、充分利用志愿容量。填报志愿和考试一样,保持平和的心态很重要。慎重填好第一志愿,尽量充分利用间隔40分的多梯度投档规则和各批次最大志愿容量,以一定的分差依次拉开各志愿之间的梯度,要选定一个能够接受的“保底”学校,尽量增加被录取的机会。
高分段考生填报建议:
中低分数段考生填报建议:
受梯度投档控制线上志愿优先投档方式和非户籍生政策影响,分数越低的考生每个志愿之间的分差要拉得更大,因为分数高的考生会优先投档录取。
善用第二批次名额分配的政策红利,尽量提高被普通高中录取的几率。
- 温馨提醒:填报志愿不能生搬硬套,还是要根据升学区域的学校层次灵活处理。考生在对应的升学区域内,不一定每个梯队都能找到合适的高中学校填报,这时候也可以考虑民办或者外区学校。
信息时报记者 徐珊珊 编辑:冼瑞奋 声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